近年來,鳳陽縣堅持把年輕公務員培養管理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入實施“源頭培養”工程,構建“育苗、蹲苗、壯苗”全鏈條培養機制,著力鍛造一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多形式培養“育苗”。聚焦理想信念教育、能力本領提升、精神面貌提振,搭平臺、建機制、創載體,幫助年輕干部多維成長。一是思想淬煉鑄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設置為“開學第一課”,以工作學習例會、主題黨日、黨課為學習載體,組織年輕公務員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年輕公務員向黨組織靠攏,組織年輕公務員參加“萬名黨員進黨校”“先鋒夜校”等培訓活動,強化黨性鍛煉,提高政治能力。二是導師幫帶練功。創新實行“雙導師+組織部門領導掛鉤聯系”機制,對新錄用工作不滿五年的年輕公務員納入“源頭培養”并開展“傳幫帶”工作,通過抓培養、促提升、出成效,形成閉環鏈條。定期開展座談,及時了解掌握年輕公務員的思想動態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分類培訓提能。針對不同入職年份的年輕公務員分設初任訓練、適崗培養、專業提升、創新鍛造、領導力養成5個階段培養班次,使年輕公務員在黨性修養、科學人文素養、專業能力、服務水平、攻堅能力上綜合提升。
多崗位鍛煉“蹲苗”。堅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進一步加大實踐鍛煉力度,全面提升干部的實踐能力。一是在重點項目上練。充分踐行“一線工作法、項目工作法”,堅持把基層一線作為干部實踐鍛煉的“練兵場”,優選220名干部實施系統培養,分批次安排到千億硅谷、招商引資、鄉村振興、重點工程等急難險重的吃勁崗位上,切實讓干部撲下身子解民情、轉作風、長才干。二是在專題調研中練。安排學員組隊成立四個專題調研小組,圍繞征收拆遷、“雙招雙引”、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創新開展“角色代入式”深度融合調研,通過深度融入工作,走上急難險重工作崗位,掌握實情、有的放矢,形成優質調研報告,為重點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在下沉服務中練。探索開展“區片工作法”,在全縣選派20名年輕干部駐村蹲點,在“最一線”為村民宣講上級政策、全程代辦服務、化解矛盾糾紛,讓年輕干部歷練成為村情民意“廣角鏡”、政策普及“小喇叭”,在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中悟初心擔使命。
多渠道激勵“壯苗”。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人崗相宜、能力匹配,實干爭先、擔當作為。一是強化關心關愛。注重把思想引導與關心關愛結合起來,因人因事做好年輕干部的壓力疏導和心理引導,時刻關注基層年輕干部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生活,教育引導年輕公務員從思想上拒絕“躺平”,從行動上爭當實干家。二是樹立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擔當、能不能擔當、會不會擔當作為識別、考察、選用干部的重要標準,堅決為實干者撐腰,為擔當者擔當。先后提拔重用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實績突出的公務員181名,晉升職級290人次。三是細化評價體系。設立教學班組,制定任務清單,有計劃地安排完成年度培養任務。結合頂崗鍛煉、培訓情況、平時表現、單位內部培養情況等,完善年輕公務員“源頭培養”個人成長檔案,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考準考實年輕干部現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