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鳳陽縣審計局聚焦主責主業,活用“加減乘除”工作法,提升審計監督質效。
審計過程做“加法”。整合審計資源,提高審計過程的專業度。打破股室界限,強化橫向聯動,各專業人員做到協同實施、信息共享;增加審計證據,提高審計過程的準確度。積極尋找線索,通過實地調查、詢問、查賬等方式,發現被審計單位的問題;加大審計分析,提高審計過程的可靠性。進行綜合分析研討,對審計證據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
審計時間做“減法”。與被審計單位提前溝通審計計劃和要求,明確資料清單,減少資料準備時間;堅持“數據先行”理念,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數據挖掘,堅持“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審計思路,減少數據分析時間;優化審計流程,對審計重點進行全面梳理,刪減不必要的審計環節和重復性工作,減少非重點領域的審查時間。
審計成效做“乘法”。廣度與深度相乘。拓寬審計范圍,在原有審計的基礎上,將審計范圍拓寬至更多領域或事項,對重點線索進行縱向穿透,追根溯源;組織方式相乘。采用“1+N”融合式審計組織方式,將涉及同一個被審計單位的不同類型審計項目相互銜接金和統籌融合;部門合力相乘。建立紀巡審貫通協同機制,加強與紀委、巡察等部門的協作,共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審計風險做“除法”。強化項目管理。建立“日小結、周調度、月匯報”溝通機制,圍繞定性、定責、調查、取證等關鍵環節開展討論,通過群策群力降低風險;強化實地審查。審計人員深入相關項目或工程現場一線,實地觀察、走訪、核實相關信息;強化分級質量控制。“清單式”列示審理中發現的問題,“一對一”與審計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