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鳳陽縣棗巷鎮張王村,映入眼簾的是一畝畝整齊劃一的標準化養殖蟹塘,俯下身子能看到蟹群自由游弋,不時傳出“滋滋”的吐泡泡聲。塘內螃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榮軒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學響正在準備餌料,給螃蟹喂食。
棗巷鎮被譽為鳳陽縣的江南水鄉,南瀕花園湖,北靠淮河,鎮域內水系發達,水質優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孕育了眾多特色農產品?;▓@湖芡實、鯽魚、鳙魚、草魚、青蝦均獲得了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而花園湖大閘蟹更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特色美食。
“我們合作社養殖的花園湖大閘蟹是中華絨毛蟹的一種,又叫河蟹、毛蟹。你捏捏這只蟹小腿,結實飽滿,像這樣的蟹,就已經長大成熟了,個頭大、肉多、黃滿、膏肥,在市場上的經濟價值相對更加可觀?!彼螌W響表示,合作社今年養殖螃蟹550畝,畝產保持在200斤左右,1畝收益差不多達到1萬元,年收入可達550萬元。
螃蟹養殖的關鍵在于蟹苗品質,想要提高螃蟹質量,增加效益,必須走生態養殖之路。
近年來,棗巷鎮探索“小精高”養殖模式,一方面與安徽科技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試驗摸索螃蟹生態養殖模式,目前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科學養殖和水體管理方法,并在全鎮范圍內推廣。另一方面通過開設水產養殖培訓班,從苗種選擇、飼料配比、疾病防治到水質調控、養殖管理等各個環節,給養殖戶提供科學、實用的建議和技術支持。
棗巷鎮接下來將繼續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模式,發展螃蟹生態綠色養殖,進一步完善水產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舉辦花園湖螃蟹節等形式,在品牌化上做文章,講好花園湖大閘蟹故事,同時,積極爭取專業人才開展指導,使棗巷鎮水產養殖走上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路子,帶動更多的養殖戶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