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溪河鎮深刻把握“人才不僅是‘第一資源’,更是支撐鄉村發展的‘臺柱子’”理念。緊抓挖掘本土人才、引進外部資源工作,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多維度的人才支撐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本土人才:“田秀才”為產業發展“教方法”。鄉村的振興,首先要激活本土人才的潛力?!稗r二代”“田秀才”“土專家”扎根鄉土、熟悉鄉村,為引導本土人才投身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大溪河鎮建立“鄉土人才儲備庫”,按需邀請庫中“田秀才”為各村(社區)農戶提供農業技術咨詢幫助,為村集體產業項目、農戶自種產品提供手把手技術指導。鼓勵轄區內村黨組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戶以土地入股,“田秀才”以技術入股,規模化種植花生、油菜、甜葉菊等農作物,實現農戶與村集體的“雙贏”。
外部人才:“博碩士”為產業發展“破壁壘”。在激活內生動力的同時,外部人才的引入為鄉村發展注入新鮮力量。大溪河鎮積極探索與高校、縣內農業相關單位專家、科研院所開展聯建共建行動,針對性吸引高等科研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將“博碩士”的專業知識應用于鄉村產業發展,幫助破解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動力?!耙窍锣l”的模式打破了城鄉人才流動的壁壘,形成“本土優先、外來補充”的良性循環。今年以來,根據“引智下鄉”主題開展講座培訓3次,參加人次達到200余人,為農戶、種養戶解決實際問題5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