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鳳陽縣把選調生到村任職工作作為培養鍛煉優秀年輕干部的主陣地,注重從幫帶培養、實戰歷練、關心關愛三個方面著手,持續推動選調生在基層實踐中扎根歷練,助力選調生盡快成長為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的鄉村振興“生力軍”。
“一對一”幫帶培養,提升履職能力。針對選調生年齡小、基層工作經驗少等實際情況,探索實行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1名村黨組織書記+1名選調生的“1+1+1”幫帶機制,通過思想上幫、工作中帶、業務上傳的方式,幫助選調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拓寬思維眼界,盡快熟悉工作、進入角色、融入基層。同時,縣委組織部創新縣鄉聯動工作機制,建立部機關室(中心)聯系選調生制度,通過聯合開展國情調研、共過村級組織生活等聯動方式,對10名選調生進行跟蹤培養,傳經驗、教方法、解難題,幫助他們快速適應農村工作。今年10月,縣委組織部與大廟鎮高陳村選調生共同策劃舉辦了“喜迎二十大,我想對黨說”云上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線上直播方式,積極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線上同步觀看、同時體驗,進一步提升了組織生活質效,贏得了廣大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該做法被“安徽先鋒手機報”采用。
“點對點”實戰歷練,錘煉過硬本領。為提升選調生隊伍開展群眾工作的能力,落實好到村任職工作,創新將經濟工作的理念、項目建設的手段和方法,引入到基層黨建工作中來,細化分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實行項目化管理。結合國情調研,安排10名選調生在村任職期間各自領辦一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項目,通過項目破題,在推動工作任務落實的同時,切實提高自身鄉村振興業務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其中,大廟鎮高陳村選調生主動領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項目,創新建立“給說法”工作室,充分發揮鄉村網格治理作用,成功調處化解宅基地糾紛、水利灌溉難等“申述求決類”“意見建議類”“檢舉控告類”3大類50余件矛盾訴求;大廟鎮東陵村選調生領辦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項目后,與村“兩委”干部一道積極謀劃思考,創建小“陵”通跑腿志愿服務品牌,通過常態化聯系群眾、多渠道服務群眾,共辦理代辦戶籍登記等群眾點單任務105件,將服務陣地前移,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面對面”關心關愛,激活干事動能。選調生到村后,結合其成長經歷、發展潛力和事業需要,根據實際安排參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全面開發選調生能力。將選調生思想、能力、業務作為成長必修課納入新時代基層干部主題培訓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專題輪訓計劃,共舉辦初任專題培訓班、鄉村振興能力培訓班5期,針對性提升選調生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公文寫作等能力。同時,認真實施“關愛”措施,嚴格落實選調生相關保障待遇,按期撥付一次性安置費、教育培訓經費、國情調研經費、服務群眾經費等工作補助資金30余萬元,并納入“兩節”慰問群體,協助解決實際困難,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針對年輕干部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部分外地干部與當地群眾溝通交流不暢等問題,組織選調生開展入職對接會、思想交流會、座談會等,及時了解選調生生活、工作中的難題,紓解選調生工作壓力,增強心理承受力。